最新消息

1.鳳中天文社協作平台正式啟用 ((點選前往
2.鳳中天文網路相簿((點選前往
3.鳳天本學期行事曆&鳳天16屆社服 ((點選前往
4.未來會有"好用天文資訊網站" 供大家使用
5.請留意網站最下面的「鳳天行事曆」
6.從今天起所新增的天文世紀文章最後皆有附相關學習連結,請大家多多點閱以增廣見聞!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研究:科學家首次目擊宇宙星球回收現象


研究:科學家首次目擊宇宙星球回收現象

(法新社華盛頓21日電) 科學家已首次目擊類似星球回收的現象:一個緩慢旋轉的脈衝星快速消逝,並且轉化成一個具有超長壽命的超級快速毫秒脈衝星。
一個由加拿大、英國、荷蘭澳洲和美國科學家所組成的小組,利用設於美國西維吉尼州格林班克(Green Bank)的羅伯特勃德(Robert C. Byrd)電波望遠鏡觀測了這個天體尤物的將近1/3。
他們的觀測結果今天刊登在「科學雜誌」(Science )的網路版上。
天文物理學博士候選人阿契伯德(Anne Archibald)說:「這項調查發現了許多新的脈衝星,但這個脈衝星真的很特別,它是甫直接來自於一個回收廠的「回收」脈衝星。」 
脈衝星是快速旋轉、高度磁化的中子星─屬於超新星大規模爆發後殘餘的星體,但毫秒脈衝星一秒鐘可以旋轉數百次。(譯者:簡長盛)

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鳳中天文97學年度第02次開會記錄

時間:98年5月13日 下午5:00
地點:舌尖舞芭擂caf 'e
出席社員:鄭楷禾、洪群、劉政輝、鄭伃芳、蔡依婷

一、本次會議討論大綱
1. 5/29 留校活動流程細推


二、會議詳細內容

確定此次留校行程,主要活動負責人底定。流程如下:

13:30~14:00
集合
<鳳中校門口>
14:00~14:10
相見歡
<4f地科教室>
14:10~15:10
天文教學
<4f地科教室>
15:10~15:20
休息

15:20~16:00
團康
<操場>
16:00~16:15
休息

16:15~18:30
天文講座
<自然科視聽館3F>
18:30~20:00
晚餐、綜合討論
<4f地科教室>
20:00~
活動結束

*註:
1.當天下午13:20將有專人至捷運橘線鳳山西站1號出口迎接各位。
2.活動現場有供應飲料。
3.天文講座講師介紹:
楊昌熾老師-臺中市天文學會理事長。退休後有多達500場以上的講座經驗。曾到過世界各地,觀賞天文奇景,不管是極光或是日食,他都數度觀賞,經驗豐富。此次講座兩個小時,內容有星座導覽、極光、日食。於下午16:15分開始。


將於5/17 天文幫開會時宣傳此次留校及天文講座。
於5/24確定參與人數

三、結論
此次開會出席率下降,事前溝通並沒有落實,有待加強。開會氣氛仍熱絡,應繼續保持。剩下旗的負責人尚未確定,於下次5/24(日) 招開工作幹部籌備會。5/27日召開活動前置會議以及採買所須物品。

四、散會 於98/5/13 下午7:30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鳳天骨頭報到囉~!

骨頭們~大家好

如題所示
鳳天歷史性社網開張囉~
為了確保所有鳳天的骨頭們都能知道這個網站
因此特地製作了"簽到單" <-超連結點下去

也希望各位骨頭能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
以便以後活動能有良好的聯繫管道。

近期的活動有:
(一) 5/29 留校教學實習暨天文講座

講師是楊昌熾老師,目前為臺中市天文學會理事長
退休後有多達500場以上的講座。到過世界各地,`
不管是極光或是日食,他都數度觀賞,經驗豐富。

此次講座兩個小時,內容有星座導覽、極光、日食。
於下午4:15分開始

(二)天文幫聯合屬訓活動

時間:7/1~7/4
7/1於港和國小,結束後自行回家
7/2~4前往台東

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鳳中天文97學年度第01次開會記錄

時間: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十日﹝星期日﹞下午12時00分
地點:高雄火車站附近餐廳
出席社員:鄭楷禾、洪群、鄭伃芳、王慧慈、劉政輝、沈暐靖
主席:鄭社長楷禾 記錄:沈暐靖

一、本次會議討論大綱
1.聯合招生
2.留校觀星活動
3.講義編製
4.社服
5.十二星座徽章、社徽
6.社費

二、會議詳細內容

1.聯合招生:
社長宣布聯合招生之事宜,約略討論幾點事項,至於詳細狀況會在日後幾次的會議做好完善的計畫。最後決定此次聯合招生的主要負責人員為:社長、活動、教學、公關。

2.留校觀星活動
時間: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二十九日星期五下午二點到下午十點
目的:
此次的留校觀星活動是由鳳山高中天文社新任幹部所主導與負責,目的在於提昇新任幹部相關方面之能力。也是與上一屆幹部交接傳承的一項重要事宜。
活動流程(暫定):
1:00 工作幹部集合準備
1:30 全員集合
2:00-2:10 開幕式
2:10-3:10 教學
3:10-3:20 休息時間
3:20-3:50 團康
3:50-4:00 休息時間
4:00-5:00 儀器教學
5:00-6:30 天文講座(台中天文協會理事長楊昌熾老師 主講)
6:30-7:30 晚餐時間收拾場地
7:40-9:50 鳳山高中天文社幹部傳承交接
9:50 以後 檢討會

3.講義編製
為了要編製出屬於鳳山高中天文社豐富又精美的天講義,我們決定將列出內容大綱,並由各個幹部分工合作找尋該資料。
以下是工作分配內容:
天文概論 鄭楷禾
四季星空 王慧慈
太陽 沈暐靖
月亮 王慧慈
彗星及流星 鄭楷禾
八大行星 沈暐靖
儀器組裝 劉政輝 洪群
望遠鏡 劉政輝 洪群
天文攝影 劉政輝 洪群 鄭楷禾

4.社服
僅做約略討論,至於相關事宜由社長及活動負責

5.十二星座徽章、社徽
僅做約略討論

6.社費
僅做約略討論

三、結論:
本次為第一次開會,參與成員之間互動良好,皆踴躍提出自己的意見來和大家做討論,希望未來也能像這次一樣保持下去。

四、散會: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十日﹝星期日﹞下午03時00分

天文研究最高榮耀 小行星命名「沈君山」

浩瀚宇宙中將有一顆「沈君山」小行星!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決定,以前清華大學校長、天文物理學家沈君山命名最新發現的小行星,理由為「帶動一代人對天文學的興趣」。不過現年七十六歲的沈君山,兩年前三度中風後、至今昏迷不醒,無從得知該消息。
編號二○二六○五的小行星,於九十五年由中央大學天文所楊庭彰及中國中山大學葉泉志共同發現,九十八年四月九日正式命名為「沈君山」(Shenchunshan);五月廿三日天文學會在墾丁舉行年會,同時在當天舉行「贈星儀式」。
中大鹿林天文台台長林宏欽表示,按照國際慣例,發現者擁有命名權,中大決定將之命名為「沈君山」,是為了表彰其對天文學的貢獻。在這之前,中大曾以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英業達集團總裁溫世仁等命名小行星。
沈君山畢業於台大物理系,隨後赴美,於馬里蘭大學取得物理博士學位,先後在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太空總署和普度大學歷練。回國後,寫作《天文新語》及《天文漫說》二書,影響國內天文學界極深。中大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表示,沈君山以一根禿筆,影響一代的天文學研究,在台灣很多人,都是因為看了他的書,選擇投入天文學研究。
葉永烜表示,沈君山對台灣的貢獻是「衝擊性」的,中大只是在天上發現一些石頭,拿來做文章「沾沾光」。中大鹿林天文台近來發現的小行星,都盡量以和本土有關的名字命名,例如去年命名的「鄒族」小行星,即是表彰原住民的精神。
清大歷史系教授、中研院院士黃一農表示,沈君山的成就不僅在科學,他的文筆極好,將天文學以「極漂亮」的文字作介紹,門外漢都看得懂。他也曾在華視製作科普節目,對啟迪台灣學生對天文的興趣貢獻極大,黃一農當時即在其麾下擔任助教。
黃一農表示,中大告知小行星命名一事後,家人已在沈君山的耳邊告知,但他昏迷不醒、無從答覆。不過黃一農說,就他對沈君山的認識,沈君山一定非常高興,必將視為人生中的最高榮耀之一。
「沈君山」為第二顆以清大校長命名的小行星,在此之前還有「徐遐生」。其他以華人命名的小行星,包括「林青霞」、「金庸」、「溫世仁」。而中大鹿林天文台發現的小行星,多以地名命名,包括「中大」、「南投」、「嘉義」、「鹿林」等。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年產數千恆星 怪物銀河亮相

由日本國立天文台、東京大學等機構為首組成的日本、美國、墨西哥國際研究小組,在南美智利使用「亞他加馬次毫米波望遠鏡」(AST)陣列,觀測到離地球約一百一十五億光年的宇宙,正以超出一般銀河的一千倍速度,形成一個巨大的「怪物銀河」。這是世界上首次的觀測,研究報告刊登在七日出刊的英國《自然》科學雜誌上。
包含地球在內的銀河系每年都會產生好幾個恆星,「怪物銀河」一年則可暴增數千個恆星,比地球所在的銀河系還要重上好幾倍,因此被稱作「怪物」。
過去也有天文學家曾經觀測到怪物銀河中的個別星球,但是這次的研究小組則成功地在水瓶座方向,約一個滿月大小的範圍內,拍攝到卅個群聚的恆星,這也是至今發現到最多星體聚集在一起的實例。
怪物銀河因為被大量的氣體和星塵等覆蓋,就像是蒙上一層烏雲,很難用一般的可見光和紫外線望遠鏡觀測,這次是採用電波望遠鏡才得以觀測到。所使用的望遠鏡則是設置在智利亞他加馬沙漠海拔四千八百公尺的高山上。
日本國立天文台的研究員田村陽一指出:「這是頭一次瞭解到怪物銀河的分布情況,希望今後的研究能有助於更近一步瞭解銀河系的進化過程,以解開銀河系形成的謎底。」

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新太空望遠鏡 探「看」宇宙未來

歐洲太空總署預定本月中旬發射兩枚衛星,上面載有兩具太空望遠鏡以探尋太空最深處的物質起源,科學家希望此舉能有助於解答天文大謎團:這個宇宙從何而來,如何發展成今日所見面貌,又將如何結束。

預定半年後收到首批資料

經過兩度延宕後,歐洲太空總署預定14日發射亞利安5號火箭,將這兩具望遠鏡送上地球上空約150萬公里的軌道,預定6個月後就能收到第一批觀測資料。歐洲太空總署科學主任索斯伍德教授說,「這將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看法。」

其中一具望遠鏡以德國物理學家「蒲朗克」之名命名,望遠鏡上的儀器保持在攝氏零下272.7度(只比絕對零度略高0.3度),以深入研究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Big Bang)後殘存的「化石化」(fossilised)遠古宇宙背景輻射遺跡,描繪出歷來最詳細的宇宙嬰兒時期樣貌,和各銀河系、星系群的「種子」,有助於解釋宇宙如何在大爆炸後的瞬間,透過一連串迅速擴張的過程,形成暗物質、暗能量,也為宇宙未來是否會一直持續擴張,還是再度塌陷產生「大崩塌」(Big Crunch)提供一些線索。

有助預測宇宙未來

「蒲朗克」團隊負責人之一、劍橋大學艾夫斯塔休教授說,了解宇宙膨脹過程,就能了解基本物理定律,「這些結果將讓我們測試宇宙大爆炸理論,並有可能完全改寫我們對這個宇宙的起源與發展的了解,甚至能預測其未來。」

另一具以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為名的望遠鏡,鏡面直徑3.5公尺,將是太空中最大的望遠鏡,主要任務是以其先進遠紅外線探測器,觀測銀河系中恆星誕生區域所釋放的不可見紅外線射線,以解釋一堆宇宙氣體、塵埃和死亡星體碎片何以能形成恆星、行星等星體。

兩具望遠鏡的觀測資料也可能讓人們一探仍有待證實的「弦理論」,弦理論講述一個複雜的11維度宇宙,目前人類可觀測的空間、時間等4個維度之上,還有7個「隱藏的」維度。

艾夫斯塔休認為,「揭開這些物理資訊,或許能告訴我們一些有關這些捲曲的隱藏維度的訊息。」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寶瓶座流星雨 最佳觀測5/6凌晨3點

中型流星雨中,數量最多的寶瓶座流星雨,今年進入12年週期的高峰期,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表示,今年寶瓶座流星雨的極大期,預測會發生在5月6號上午8點左右,每小時可達40~85顆,最佳觀測時機會是在5月6日凌晨3點之後、到天亮之前的短短1到兩小時,不過因為臺灣地區看寶瓶座的仰角偏低,受到大氣影響,實際看到的數量將比預測的還少。

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表示,寶瓶座流星雨活動時間在4月19號至5月28號之間,今年的極大期預測會發生在5月6日上午8點,ZHR可達每小時40~85顆;但對臺灣地區而言,寶瓶座的仰角偏低,受到大氣影響,實際看到的數量將比預測的還少。而這群流星速度極快,每秒約66公里,亮度平均約2等,1/3的流星有持續1秒以上的餘痕。由於屬於秋季星座的寶瓶座,大約會在凌晨1點半以後才會東昇,因此觀測今年寶瓶座流星雨,最佳觀測時機是在5月6日凌晨3點之後,到天亮之前的短短1-2小時;預估5月3號至10號的背景流星數量預估有ZHR30顆左右,天文館提醒,觀賞流星雨,只需要在無光害且視野遼闊處,用雙眼欣賞整個天空即可。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鳳天行事曆